民间文化的层次性决定了
东北二人转内容的原生态特征。整个社会文化是由三种大的文化层次构成的,即知识分子文化、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和民间文化。这三种文化就好像一个三角形的金字塔,上面的知识分子文化是少数,中间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常数,下面的民间文化是一个更大的基础部分。
二人转文化在这种整体文化结构中所对应的正是金字塔的基层部分——民间文化,这也就决定了它所表现的是有别于道德教化和伦理束缚的人的原始的情感内容,这也使二人转具有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鲜明特色。如果一个社会只是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和精英知识分子文化起作用,而民间文化被遏制,人的本能的原始的情感便会受压抑而得不到表现,人也会苦闷不堪,失去平衡。换言之新型二人转之所以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就在于二人转这种原生态艺术所表现的就是人的本能情感,人的原始冲动,这种艺术形式在新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宣泄的自由。
二人转的个别过于低俗不属于二人转整体低俗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二人转的原生态可以没有任何底线地无所禁忌地表现,那也是对二人转的毁灭。这里也应该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一个是大众能够接受,另一个是艺术化的,而非泛艺术化——流于一种文化现象的表现。应该充分相信大众的欣赏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对过分的表现,大众会反感、批评和抵制的;大众的反感、批评和抵制会使二人转过度地以期矫正。我认为,原生态二人转主要的问题是非艺术化问题,不少二人转艺人表演的二人转并不是艺术,缺少将情感意味形式化的能力,这是原生态二人转必须亟待改变的弊端。新型二人转的原生态特点,并非一定对二人转泛艺术化的肯定,原生态二人转也是一种戏剧艺术,也完全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提高表演水平的二人转不会失掉活力,相反会具有更大的活力,赵本山“绿色二人转”的展演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为明确的是,表现原始冲动的原生态二人转是对艺术功能的重要弥补,它满足了观众的情感需求,在其它戏剧和曲艺长期不能摆脱总体低迷的情况下,东北二人转为什么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就是这样一个原因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