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学校教授的二人转都有哪些特色
发布时间:2016-09-19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二人转学校教授的二人转都有哪些特色
二人转是诞生于东北劳动人民中间的综合艺术,是一朵土香土色的艺术之花。
吉林的二人转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几百年前,二人转就以它灵活、明快的方式活跃在长白山狩猎、挖参、淘金人的窝棚和“大房子”里。还常在庄户人的院子或炕头上演唱,很受老百胜的喜爱。二人转名曰“二人转”,其实不单单是仅有两个人,它在形成之后就有“单出头”、“二人转”和“拉场戏”三个分支。
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二人转的艺术表演手段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有的技巧——“四功一绝”,即唱、说、拉(做)、舞功的绝技。
民间常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当地的人比喻说:二人转好比车轱辘菜,它长在乡间的泥土里,踩不死,压不败,深深扎根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 、“双”、“群”、“戏”四类。
“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
“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二人转的传统剧目有三百多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等双玩艺儿;有《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镜架》)、《红月娥作梦》、《丁郎寻父》等单出头;还有《回杯记》、《锯大缸》、《寒江》、《拉马》、《二大妈探病》等拉场戏。
2021-01-16
二人转的历史2021-01-08
二人转的体制曲艺2020-12-25
二人转的艺术流派2020-12-18
怎样欣赏二人转2020-12-11
二人转小帽的演出形式2020-12-04
二人转小帽的艺术特色2020-11-27
二人转小帽2020-11-20
二人转音乐唱腔2020-11-13
二人转特色2020-10-30
学二人转的基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