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与川剧的对比
发布时间:2014-07-02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1、演员阵容的比较
川剧中曾经有很多表演技术高超的演员,但是现在,川剧演员却出现了断层现象,年龄分配不均。大多数的演员年龄较老,很多是六十多岁的老人,新一代的接班人没有形成气候。而现在的二人转有一批专业素质过硬并且年龄梯队分配合理的演员。例如,曾经的老演员有穆喜发、李青山、关长荣、董孝芳、李小霞、韩子平等等,还有赵本山、潘长江、李静等著名的演员,更有后起之秀李小飞、阎学晶等人。
2、艺人的思想观念的比较
从事川剧艺术的人有些思想陈旧,不愿或者不敢改革。对于古老的声腔音乐和锣鼓音乐不敢也不愿改革。例如,旧的锣鼓的使用,过去因为是在乡下演出,所以需要用锣鼓的声音招揽十里八村的人过来看戏,而现在是在室内演出还用锣鼓的话会显得声音太大,甚至超过了人所能承受的声音分贝数,让人听后心理反感,锣鼓师傅不愿改革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锣鼓的历史和古人的成就太大的缘故。
二人转艺人的思想观念则奔放、进取、勇于接受新的事物。早期的二人转演员李青山、马力等人在挑大梁的时候就多次进行东北三省的二人转调演,不断地进行交流和切磋。
到了赵本山和潘长江挑大梁的时候,更是把二人转带到了全国。现代年轻的一代二人转演员也不甘示弱,他们不断学习新的艺术元素来完善自己。
3、观众的比较
川剧的观众出现了断层,现在喜欢欣赏川剧的基本上还是那些老的观众,他们喜欢老的剧目,不愿接受新的脸孔。这可能也是演员老、剧目老的原因。四川的年轻人宁愿到休闲茶社喝茶、打麻将也不愿意观看川剧的表演。
地域戏剧研究戏剧文学而东北的二人转正相反,很多年轻人把看二人转和哼唱几句二人转当成了一种时尚。人们喜欢饭后茶余唱两句二人转、谈谈二人转演员的生活。
4、演出场所的比较
川剧的舞台是由大到小。五、六十年代的川剧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它就有自己正规的舞台,而现在川剧的舞台反而越唱越小。在一些大型的晚会中可能会有川剧的演出,但它们大多是作为串场出现的,短短的几分钟很难展示出川剧的魅力。还有大部分的川剧是在茶楼演出的,观众花买茶钱,可以免费观看川剧的演出。
二人转的舞台是由小到大。早先的二人转一铺炕、一个院子,都可以是它的舞台。现在的二人转转成了气候,不仅农村的婚丧嫁娶可以看到二人转的表演,在东北三省的每一个城市都有二人转的专门演出场所。在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发达城市的大剧院里也有二人转的位置,甚至在上海也有自己的演出场所。
5、演员培训学校的比较
四川有培养川剧演员的学校,例如成都有刘萍川剧学校,绵阳有川剧职业艺术学院,它们的生源不是很理想。虽然刘萍对于川剧的教育事业贡献很大,但是她每年的资金付出也很多,还要考虑学员的就业问题。
东北二人转演员培养学校非常火爆,每个城市的二人转剧团都有自己下设的艺术学校,学员既可以往上考学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剧团工作。而且在东北的大学校园里,二人转也有了自己的院系,例如辽宁大学成立了本山艺术学院、长春师范学院也开始招收二人转专业等。这两个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形式比较乐观。他们可以从事二人转的演唱,也有机会加入影视剧的表演等。
6、演员的生活状况比较
川剧的演员收入比较少。根据调查,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收入在1000元左右。政府给每位职工发一点工资,“好像是低保户”。
二人转的演员收入要多一些。以二人转演员唐鉴军为例,他在舒兰县地方戏团演出的时候一个月30元钱的收入,1994年到长春的收入是每年7、8万元。2006年在30集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中饰演谢广昆后身价倍增。总之,东北的二人转演员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7、政府及媒体的支持情况比较四川地方政府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虽然表示要保护、挖掘四川戏剧的发展,但是川剧没有属于自己的宣传阵地,媒体没有自己的展示专栏。政府虽然支持四川优秀的演员出去参加全国“梅花奖”的比赛,比赛的结果很是乐观,全国“梅花奖”得主好几个。但是比赛结束后也没有更好的宣传。
东北三省对于二人转的发展给予了足够的支持,省台都有它们专门的栏目。例如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就得到了辽宁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颁奖晚会上,当时辽宁省省长薄熙来带领省委有关领导张文岳、张锡林等出席颁奖晚会,薄省长还发表了风趣的即兴讲话:“不懂二人转就当不好省长。”
8、训练发声的方法比较
四川戏剧发声方法一直延续着师傅带学生的方法,靠口授心传。声音理论正确,例如,气运丹田上找头腔等等,但是真正的教学方法有待提高,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师傅要求学生到河边吼,吼到河水起波澜。实际生活中能把河水吼出波澜的徒弟应该没有,所以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学徒嗓子喊坏了,他们只能一辈子去跑龙套。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学徒能够学成,但是这样的比率太低了。
二人转20世纪时候的发声训练方法也很落后,没有什么科学的发声方法,但是近几年的二人转很重视科学的发声方法,实现了学院派的教育模式。他们要求学生学习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等多种发声方法,所以现在二人转的发声方法正在逐步地朝科学的训练方法迈进。
9、领军人物的作用比较
四川戏剧的优秀人才与二人转相比很多,得到国家戏曲界高奖的“梅花奖”的演员有十几个,但是他们都没有成为突出的领军级人物,不论是自身的艺术成就还是影响力还有个人的愿望,都没有能够拯救四川戏剧的能力。
东北二人转只出了赵本山、潘长江两个比较有名的人物,但是他们对二人转所做的贡献却是非常大的。本山、潘长江利用自己的明星效应,让二人转火了起来。经崔凯、赵本山和《时代商报》的精心策划于2001年举办了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通过这次比赛推出了许多二人转的优秀演员,同时增加了二人转在艺术舞台上的影响力。余秋雨曾评价赵本山说:“像本山这样的艺术家下大的决心